全台灣「最老」的咖啡館
聚集著各種人生故事與關懷的地方
位於高雄旗山區的小小庄腳,有一個社區名叫圓富
在這裡有熱情、有咖啡香、有著會問你「呷飽沒?」的阿嬤們!
------------------
一直被經過 不會被停留
阿嬤們約在4年前才開始學沖咖啡,位於偏鄉的圓富社區不產咖啡,卻開起咖啡館,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宗卿笑說「我們這裡產老人啊」,一語道出偏鄉社區發展困境。據他敘述,圓富社區早期有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來此洽公,發展出專為阿兵哥提供吃喝、採買、修改軍服的商家,後來榮景消退,因無地方特色,「一直被經過、不會被停留」。
陳宗卿提到,圓富社區老年人口比例高,總人口約2100人,65歲以上長輩比例超過20%,約400多人。此地學校有國小、國中,卻沒有高中,年輕人多往外地就學、就業。
返鄉青年帶動社區發展
陳宗卿今年48歲,是土生土長旗山人,少校退役軍人,4年前父親驟逝,他返鄉定居照顧母親。父親生前從事營造業,留下兩間倉庫堆滿營造工具,陳宗卿返鄉後,整理父親留下的倉庫,改造活化成咖啡工廠。他看到社區年輕人口外移問題嚴重,當地老人有喝3合1咖啡的習慣,他便請阿嬤們喝不含添加劑的精品咖啡,又教她們從挑豆開始,學手沖咖啡,他和社區志工將活動中心改造成咖啡館,讓阿嬤們在此服務,找到生活重心。
老人學習新事物,需先克服心理障礙,陳宗卿表示,一開始阿嬤們認為年紀大了不願接觸新東西,也遇到許多困難,如最初的「挑豆」基本工,阿嬤們因視力模糊,邊挑邊罵。陳宗卿以農業比喻,教她們挑豆如同挑出小番茄的裂果,才不會影響風味品質,淺顯易懂,讓她們能聽進去。
為了沖咖啡 阿嬤勤練腳力
一位貴珍阿嬤提到,學了2年還是不太會拉花,陳宗卿教她們以竹籤雕花替代,雕出花或太陽形狀,較易上手。然而,最大的困難在於長輩們腳力不好,行動緩慢,但每次來咖啡館都需爬樓梯上下樓。為此,貴珍阿嬤特地去戶外運動,練習腳力。陳宗卿說,雖然遇到許多困難,但「阿嬤跟小孩一樣,很有潛力,不會因為年齡停止,只是需要被啟發。」
開咖啡館經費不足
開設一家咖啡館,面臨最大問題是經費不足。陳宗卿向社會局申請補助,獲4萬5千元,但是光訂製桃花心木桌椅就不夠了,幸運遇上佛心老闆,將原售價7-8萬打折到2萬。再加上窗簾、打理外觀的支出,經費已用盡,志工利用回收棧板改造桌椅,以咖啡渣染製窗簾,彩繪牆面,打造溫馨風格的咖啡館。陳宗卿再自掏腰包提供沖咖啡的器具、托盤,另有二位大姊並非旗山人,但從他的臉書得知消息,主動提供許多杯子和器具。
阿嬤牌「紅龜粿」配咖啡
關於「隘堤咖啡館」取名由來,因地名「口隘庄」有美麗河堤;民眾可來店裡喝咖啡聊是非,故取諧音「愛替來加替」;此外,隘堤的英文呼應這裡服務生平均年齡80歲,所以取名Eighty cafe。陳宗卿說,咖啡館有9位第一代阿嬤,最高年紀86歲、最小70歲;還有2位60幾歲的二代阿嬤。前年11月咖啡館開張,開幕典禮上阿嬤們一起拉下紅布條,為準備當天招待點心,阿嬤們苦思良久,因不會製作西式鬆餅,便從早上5點趕工,做了400塊紅龜粿搭配咖啡。
沒賺也沒虧 主營社區交流和外地團客
咖啡館開張後,生意一直不太好,由於在地人飲食習慣不同,務農的鄉親通常去便利超商買咖啡,本地客稀少。隘堤咖啡不走一般咖啡館的盈利方式,改以社區交流和外地團客為主要經營。陳宗卿說,週一至週五接待外地團客,阿嬤們會來與客人互動,老人家體力有限,故集中2小時工時,週末則由志工幫忙接待。 去年咖啡館招待超過20團客人,今年本來預計有100團,因疫情關係無限延後,目前只來了1團。若以正常營業估計,本來今年營業額可達50萬,扣掉成本需回饋社區2成經費,剩下的8成用作阿嬤的收益,一壺咖啡加茶點售價80元,阿嬤們可抽30元。當記者問及,開這間咖啡館會不會虧錢,陳宗卿坦言,不用交店租,不至於虧錢,但營運一直很辛苦。
阿嬤健忘 誤把黑咖叫拿鐵
記者採訪當天,張阿快阿嬤興奮地將黑咖啡端上桌,誤喊「喝開水了」、「拿鐵來了」。陳宗卿說,雖然阿嬤們受過訓練,小心翼翼,但年紀大了難免出差錯,如健忘、唸錯名稱、甚至端咖啡的力氣不夠等,但就如同日本失智餐廳,長輩服務員出錯情況不勝枚舉,但老人家願意走出來與外界互動,年輕客人都很尊重,不停加油鼓勵,這也才是真正用意。
為母親舉辦人生「畢業展」
咖啡館的書櫃上陳列一排海報,是阿嬤們笑顏燦爛的「倩影」,9位第一代阿嬤後來只剩7位。原先,陳宗卿母親的海報也位列其中,直至去年過世,他拿下母親的海報,在她的告別式舉辦人生「畢業展」,回顧母親在社區關懷據點「可愛學堂」7年生涯和咖啡館生活點滴。陳宗卿說,「人終有離開的一天,但回顧媽媽的餘年生活,很精彩。」現在,咖啡館第一代7位阿嬤中有 2位身體較差,對她們而言,出門過馬路就是一項挑戰,還有一位阿嬤重聽、血糖低,較難克服路途遙遠,因此第一代、第二代實際參與運作的阿嬤約6位。
毅然辭職投入志工 引發婚姻危機
返鄉青年陳宗卿其實已投入社區工作長達十年,當記者問及十年來推動他的動力何在,他說,「賺很多錢也不一定有從事社區工作帶來的踏實感」,因為社區青年的推動,敢於作夢,發想idea,讓這個村莊漸漸被外界看到。但是當年,他為了當志工,甚至差點引發婚姻危機。陳宗卿本在學校服務組工作,後來因莫拉克風災,負責重建基地永久屋的主委找他幫忙,在沒細問待遇的情況下,他毅然辭職,去了才發現這份工作沒有薪水。他笑說,「當時老婆沒有反對,只叫我簽字離婚。」養家的重擔轉往妻子身上,直到堅持7個月,災區成立協會,才發放專案管理人薪資。 陳宗卿在災區擔任總幹事,協助重建永久屋3年,陪伴受災戶從零開始,並學習企劃和創辦協會,在這過程他發現公部門給予社區的補助經費很多,但很多人不知道申請,這需要用企劃的方式,但社區老人不會用電腦,也不擅長手機拍照,他坦言,許多社區面臨人口老化,讓六、七十歲的長輩承擔社區發展工作很辛苦,需要更多年輕人投入。 這些年陳宗卿致力社區行銷,例如他和樂齡中心承辦單位為了幫阿嬤們圓夢,帶阿嬤們拍婚紗照、走紅毯,彌補五、六十年前女人因經濟因素,結婚只有少數人有機會穿婚紗的缺憾;並召集旗山在地青年,帶動社區老人共同拍攝微電影;未來將推廣旗山在地輕旅行計劃,代替領取補助,以發展在地產業刺激觀光。( 林佩萱/高雄報導)
特別的咖啡只為了特別的你
來自XXX的咖啡豆加上滄邁的手特製
熟悉的香味是否也讓你想起了老家?
在這裡,有阿嬤們的故事掛在館內,每一位都曾有非常精采的人生,
來到這,邊喝咖啡的同時也能細細品味這裡的溫暖,回憶家鄉,
享受著她們帶給你的關懷。